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59篇
  免费   4789篇
  国内免费   3463篇
耳鼻咽喉   539篇
儿科学   665篇
妇产科学   469篇
基础医学   5491篇
口腔科学   898篇
临床医学   6346篇
内科学   6389篇
皮肤病学   493篇
神经病学   2638篇
特种医学   18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4510篇
综合类   9522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3543篇
眼科学   1358篇
药学   5068篇
  44篇
中国医学   3056篇
肿瘤学   3697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832篇
  2022年   1392篇
  2021年   2539篇
  2020年   2064篇
  2019年   1718篇
  2018年   1783篇
  2017年   1734篇
  2016年   1502篇
  2015年   2396篇
  2014年   2829篇
  2013年   2635篇
  2012年   3962篇
  2011年   4084篇
  2010年   2653篇
  2009年   2121篇
  2008年   2567篇
  2007年   2572篇
  2006年   2506篇
  2005年   2460篇
  2004年   1532篇
  2003年   1386篇
  2002年   1243篇
  2001年   1039篇
  2000年   1003篇
  1999年   1086篇
  1998年   678篇
  1997年   723篇
  1996年   562篇
  1995年   475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235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271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204篇
  1988年   195篇
  1987年   150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7篇
  1973年   9篇
  196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21.
22.
嗜神经侵袭是肿瘤通过神经扩散与转移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与复发、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嗜神经侵袭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不同解剖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嗜神经发生率各不相同,故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嗜神经侵袭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针对神经侵犯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头颈部肿瘤嗜神经侵袭的治疗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嗜神经侵袭的临床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利用MRI技术连续采集头颈部肿瘤患者吞咽时图像,观察并测量软腭、舌、喉的运动规律及最大活动度。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原发头颈部恶性肿瘤20例患者,其中男17例、女3例,中位年龄58.5岁(28~78岁)。20例患者中鼻咽癌7例,口腔癌3例,口咽癌5例,下咽癌3例,鼻腔鼻旁窦2例。根据AJCC第八版分期Ⅰ-Ⅱ期患者2例,Ⅲ期8例,Ⅳ期10例。结果 吞咽时软腭向上移动移动距离为(1.06±0.31)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后移动距离为(0.83±0.24) cm且近似正态分布。舌体向后移动距离为(0.77±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含压舌板行图像采集患者舌上移位移为0,无压舌板患者舌体中位上移距离为1.23 cm (0.59~1.41 cm)。喉向上移动距离为(1.14±0.22) cm且服从正态分布,向前移动的中位距离为0.4 cm (0.27~0.90 cm)。结论 吞咽运动有可能发生于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过程中,并引起大体肿瘤体积(GTV)及周围正常组织移动;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应注意GTV至PGTV的个体化外放距离,以保证肿瘤处方剂量。  相似文献   
24.
张坤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4):100-102
目的评价以患者需求为基础的护理模式用于门诊伤口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伤口护理的84例患者,每4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伤口护理模式,试验组采取以患者为需求的基础护理模式。经过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对疼痛数字量表得分,焦虑自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疼痛数字量表得分以及焦虑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患者需求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在门诊伤口护理中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特异性结合肽GX1二聚体对胃癌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GX1二聚体、GX1单体、对照肽二聚体,CCK-8实验、管状结构形成实验、迁移实验研究GX1二聚体对胃癌血管内皮细胞(co-HUVEC)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GX1二聚体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100~200 μmol/L可抑制co-HUVEC增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GX1二聚体较单体抑制作用增强,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状结构形成实验、细胞损伤迁移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对照组PBS 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且二聚体抑制作用强于单体;对照肽二聚体仅有轻微的抑制胃癌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及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与对照肽二聚体及PBS对照组相比,GX1二聚体及GX1单体均可诱导细胞凋亡(P<0.05),且GX1二聚体的诱导作用强于GX1单体(P<0.05),而对细胞周期分布则无明显影响。结论:GX1二聚体和GX1单体均可抑制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微管形成、迁移能力及诱导凋亡,且GX1二聚体较GX1单体作用增强。GX1二聚体有望代替单体成为胃癌新生血管靶向治疗小肽类药物。  相似文献   
27.
28.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起始于婴幼儿时期的神经发育障 碍性疾病,除社会交往障碍、认知缺失、重复刻板行为等核心症状外,还存在明显的多感官异常,其中 ASD患者疼痛异常会做出重复性的自我伤害行为,这种障碍不仅给患者也对其家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 伤害,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患儿疼痛敏感程度及影响疼痛敏感性的原理及机制进行深入研 究,不仅可以减轻患儿的痛苦体验,也能够为ASD患儿治疗方面提供新的思路。现对近年来在ASD 人 群中流行病学、临床实验、遗传学、影像学及ASD 动物模型的痛觉敏感程度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探索优化干预方案,为进一步推广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In the United States, renal cell carcinoma (RCC) incidence and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 established risk factor for RCC, have been increasing for several decades. RCC is more common among older individuals. We sought to quantify the contribution of excess adiposity to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RCC among individuals 60 years or older.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American Association of Retired Persons Diet and Health Study data (n = 453 859 participants, enrolled in 1995-1996, age at enrollment 50-71 years) were used to estimate multivariable-adjusted hazard ratios (HRs) for RCC across body mass index categories and HRs associated with smoking.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s (PAFs) were calculated using estimated HRs and annual overweight/obesity prevalence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1985-2008). PAF estimates were combined with RCC incidence from 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13 to calculate annual percent changes in RCC incidence attributable (and unrelated) to overweight/obesity. We found that between 1995 and 2018, among individuals aged 60 years and older, PAF for overweight/obesity increased from 18% to 29% for all RCCs. In comparison, the PAF for smoking declined from 12% to 9%. RCC incidence increased 1.8% per year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5%-2.1%) overall, while RCC incidence attributable to overweight/obesity increased 3.8% per year (95%CI 3.5%-4.2%) and RCC incidence unrelated to overweight/obesity increased 1.2% per year (95% CI 0.9%-1.4%). In conclusion, overweight/obesity appears to have contributed importantly to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RCC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mid-1990s.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focused on reducing overweight and obesity could help substantially in curbing this trend.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